限额!多家银行公告:信用卡风控管理升级!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02

近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明确将进一步加强信用卡溢缴款管理。事实上,年内已有多家银行实施相关举措。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系防范不法分子使用非本人账户的溢缴款转移非法资金。

除了加强溢缴款管理,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银行都发布风险提示,有不法分子冒充该行员工,以“办理大额信用卡”“信用卡提额”等名义推销POS机,实则通过收取POS机押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对信用卡溢缴款设定限额

建行公告表示,为保障客户的用卡权益,用户需使用本人账户按账单金额或透支金额还款,在满足客户合理还款的需求下,建行将对信用卡设定溢缴款存入、转出限额,该限额将结合风险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建行再次强调,信用卡仅限本人日常消费使用,须保证交易真实、合规和合法。不得将信用卡出租、出借、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由他人使用;不得利用信用卡接受他人名下来源不明资金,或通过虚假交易、溢缴款转出、取现、现金转出等方式转移信用卡内来源不明资金;不得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法行为。

这并非个例,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已有海南农商银行、齐鲁银行、沧州银行等多家机构相继发布类似的溢缴款调整公告,行业信用卡风险管控举措再升级。

何为信用卡溢缴款?指的是持卡人还款时超出应还金额的部分,或是账单结清后仍留在卡内的资金,常见于误操作还款、重复还款或消费退款等场景。

信用卡溢缴款有何风险?对持卡人而言,溢缴资金本是“闲置款”,但这却可能成为洗钱团伙的“工具”。业内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近年来,随着“断卡”行动深化,储蓄卡管控趋严,不法分子转移目光,将信用卡用作转移违法所得的“新阵地”。

据了解,洗钱团伙通过租借或购买他人信用卡实施洗钱犯罪,以信用卡还款或转账的方式,使违法所得成为信用卡溢缴款,随后利用虚假商户POS消费交易将信用卡溢缴款转为商户结算款,并向下游账户分散转移,最终实现取现或变现。

POS机暗藏非法交易隐患

从前述案例中不难看出,POS机暗藏信用卡用卡安全隐患。除了帮助洗钱团伙转移资金,近期以办卡名义推广POS机的诈骗案也频频出现。

9月18日,贵阳银行发布风险提示,有不法分子冒充该行员工,以“办理大额信用卡”“信用卡提额”等名义推销POS机,通过收取押金实施诈骗,已造成客户资金受损。针对这类风险,贵阳银行明确划定红线:工作人员办理信用卡业务时,不会以搭售POS机为由承诺提额或办卡,更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也发布相关提示,正规POS机押金需在网点缴纳并出具凭证,上门服务收取费用应高度警惕,且机具需带有银行的明确标识。

据了解,常见伪冒银行工作人员办理业务的话术包括:“办理信用卡即赠POS机”“办理POS机可提高信用卡额度”“POS机与信用卡必须绑定激活”等,农行指出,凡是以上述名义办理业务或以该等名义收取所谓“会员费、激活费、流量费”的捆绑、搭售行为,皆为假冒农行名义,切勿相信承诺可通过此类方式“降低办理信用卡门槛、提高信用卡额度、POS机具支持流水养卡、预缴费用或首刷押金可指定时间返还”的代办广告和虚假营销行为。

POS机乱象待整治

支付机构是POS机的主要提供者和推广者,业内人士指出,POS机推广乱象一直存在。

“POS机实际是支付入口级硬件,本身具备资金流转的关键属性,叠加近年来小微商户融资需求旺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和用户办卡和套现的灰色心理,打着银行或支付公司内部渠道的幌子实施诈骗。”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他表示,本质上,POS机乱象暴露出部分用户对POS机真实功能认知模糊,也反映出金融机构风险审核和业务推广链条中的漏洞。诈骗发生后,首当其冲的是银行和支付机构的品牌信誉,更深层次看,该现象扰乱正常的收单市场秩序,抑制了合规小微商户的正常用卡需求,对支付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形成负面扰动。

王蓬博提示,除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外,未来,银行应对涉及信用卡类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强监控,对异常集中充值、快速刷卡、商户类别不匹配等行为实时预警;支付机构则需严格落实“一机一户”和商户实名制,结合交易地理位置、频次、金额等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同时与银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高风险POS终端动态限额或关停,从源头掐断资金沉淀与虚假交易的闭环。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高源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栏目热文

限额!多家银行公告:信用卡风控管理升级!

展开全文

近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明确将进一步加强信用卡溢缴款管理。事实上,年内已有多家银行实施相关举措。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系防范不法分子使用非本人账户的溢缴款转移非法资金。

除了加强溢缴款管理,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银行都发布风险提示,有不法分子冒充该行员工,以“办理大额信用卡”“信用卡提额”等名义推销POS机,实则通过收取POS机押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对信用卡溢缴款设定限额

建行公告表示,为保障客户的用卡权益,用户需使用本人账户按账单金额或透支金额还款,在满足客户合理还款的需求下,建行将对信用卡设定溢缴款存入、转出限额,该限额将结合风险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建行再次强调,信用卡仅限本人日常消费使用,须保证交易真实、合规和合法。不得将信用卡出租、出借、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由他人使用;不得利用信用卡接受他人名下来源不明资金,或通过虚假交易、溢缴款转出、取现、现金转出等方式转移信用卡内来源不明资金;不得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法行为。

这并非个例,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已有海南农商银行、齐鲁银行、沧州银行等多家机构相继发布类似的溢缴款调整公告,行业信用卡风险管控举措再升级。

何为信用卡溢缴款?指的是持卡人还款时超出应还金额的部分,或是账单结清后仍留在卡内的资金,常见于误操作还款、重复还款或消费退款等场景。

信用卡溢缴款有何风险?对持卡人而言,溢缴资金本是“闲置款”,但这却可能成为洗钱团伙的“工具”。业内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近年来,随着“断卡”行动深化,储蓄卡管控趋严,不法分子转移目光,将信用卡用作转移违法所得的“新阵地”。

据了解,洗钱团伙通过租借或购买他人信用卡实施洗钱犯罪,以信用卡还款或转账的方式,使违法所得成为信用卡溢缴款,随后利用虚假商户POS消费交易将信用卡溢缴款转为商户结算款,并向下游账户分散转移,最终实现取现或变现。

POS机暗藏非法交易隐患

从前述案例中不难看出,POS机暗藏信用卡用卡安全隐患。除了帮助洗钱团伙转移资金,近期以办卡名义推广POS机的诈骗案也频频出现。

9月18日,贵阳银行发布风险提示,有不法分子冒充该行员工,以“办理大额信用卡”“信用卡提额”等名义推销POS机,通过收取押金实施诈骗,已造成客户资金受损。针对这类风险,贵阳银行明确划定红线:工作人员办理信用卡业务时,不会以搭售POS机为由承诺提额或办卡,更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也发布相关提示,正规POS机押金需在网点缴纳并出具凭证,上门服务收取费用应高度警惕,且机具需带有银行的明确标识。

据了解,常见伪冒银行工作人员办理业务的话术包括:“办理信用卡即赠POS机”“办理POS机可提高信用卡额度”“POS机与信用卡必须绑定激活”等,农行指出,凡是以上述名义办理业务或以该等名义收取所谓“会员费、激活费、流量费”的捆绑、搭售行为,皆为假冒农行名义,切勿相信承诺可通过此类方式“降低办理信用卡门槛、提高信用卡额度、POS机具支持流水养卡、预缴费用或首刷押金可指定时间返还”的代办广告和虚假营销行为。

POS机乱象待整治

支付机构是POS机的主要提供者和推广者,业内人士指出,POS机推广乱象一直存在。

“POS机实际是支付入口级硬件,本身具备资金流转的关键属性,叠加近年来小微商户融资需求旺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和用户办卡和套现的灰色心理,打着银行或支付公司内部渠道的幌子实施诈骗。”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他表示,本质上,POS机乱象暴露出部分用户对POS机真实功能认知模糊,也反映出金融机构风险审核和业务推广链条中的漏洞。诈骗发生后,首当其冲的是银行和支付机构的品牌信誉,更深层次看,该现象扰乱正常的收单市场秩序,抑制了合规小微商户的正常用卡需求,对支付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形成负面扰动。

王蓬博提示,除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外,未来,银行应对涉及信用卡类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强监控,对异常集中充值、快速刷卡、商户类别不匹配等行为实时预警;支付机构则需严格落实“一机一户”和商户实名制,结合交易地理位置、频次、金额等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同时与银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高风险POS终端动态限额或关停,从源头掐断资金沉淀与虚假交易的闭环。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高源

__BASE64_5byA5oi36aKG5Y+W__ __BASE64_JDExMDAw__ __BASE64_6LWg6YeRKw==__ __BASE64_NTA=__ __BASE64_5YWD57qi5YyF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