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保险重点是什么?梁涛、陈文辉、孙祁祥发声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15
近日,在“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5(第二十二届)”上,多位来自监管和学界的人士从不同角度展望了保险业重点。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内容围绕“展望‘十五五’”主题展开。
梁涛:着力提升保险与经济的适配性,重点发展三大领域十类业务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以“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保险与经济的适配性”为题,阐述了对于保险业发展的建议。
梁涛认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即四个坚持、三张网、两器功能、一条主线。
其中,“四个坚持”包括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从严监管、必须坚持深化改革,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确保保险业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三张网”为助力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控网;“两器”功能为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一条主线即“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梁涛表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着力提升保险与经济的适配性。他提出三个领域、十个方面的重点业务方向。
一是高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大力发展科技相关保险,运用保险资金服务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绿色保险,大力发展数据资产和网络安全保险。
二是有力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险业应发展国内信用保险,大力发展国际运输和航运保险。
三是有效满足民生领域的金融需求。应发展养老健康保险,提高普惠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和标准,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及灾害保险。
梁涛表示,上述三个领域十个方面的提升保险业与经济的适配性问题,仅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提升适配性还应该包括“时空”方面。保险期限的长短、区域的布局、品种的丰富以及费率的高低、服务的便捷性,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希望保险业既能够做到锦上添花,更应该能够雪中送炭,这需要全行业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陈文辉:保险业正在进入AI时代,应全面实施数智化战略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以“加快保险机构数智化转型,积极拥抱保险业的AI时刻”为题,阐述了保险业数智化转型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
陈文辉表示,数字化浪潮已给并将继续给经济社会带来全方位改造,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指数级提升,是数字化浪潮给经济社会带来新一轮改造的核心动力。保险业是一个传统产业,近年来多项政策鼓励保险业加大“AI+”数智化转型力度,推动了保险业在营销、风控、投资等业务链条领域应用AI技术。
他认为,保险业正在进入AI时代。作为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保险业天然具备AI应用优势。AI技术能够在风险定价、智能核保、理赔管理、反欺诈监测、客户服务等环节深度赋能,实现运营提效、风险防控与服务优化的协同提升。
其中,2025年是AI在保险业应用的转折之年,目前AI的性能和成本已经达到临界点,AI应用也在今年同步迎来爆发。根据调研,保险公司中采用大模型技术的占比正快速提升。当前,头部大型保险公司均已围绕AI、大模型技术进行了布局,大量中小保险公司也进行了初步的AI技术探索。
陈文辉认为,AI特别是大模型,可能是各类保险机构实现质变提升的重要机会,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价值创造、深度决策。“目前更多体现在效率提升,价值创造也有一部分,到决策方面大家会谨慎一点。”
对于保险业拥抱AI,陈文辉提出几方面建议。
第一,全面实施数智化转型战略。数智化转型要作为“一把手工程”,并培养全员的数智化意识。同时,优先从有原始驱动力的AI项目着手,如有助于降本增效、防控风险、优化客户体验等的项目,这样可以给公司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好处,更容易获得支持和推动实施。
第二,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经营效率。
第三,加大AI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第四,高度关注AI运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如AI幻觉、算法歧视等。他建议,保险机构应对此高度关注,建议监管机构对AI应用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
孙祁祥:反“内卷”之风、聚“协作”之力,应成为行业共识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孙祁祥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风险形势,面对国家战略、实体经济、民生保障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十五五”时期,保险业必须要更加稳健、更加高质量地发展,才能不辱使命。
孙祁祥认为,在国民经济这个复杂体系之中,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需求变化,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出现,一些技术产业获得快速成长,一些传统产业则衰退甚至消亡,但保险业一定是一个必须持续发展的行业,因为保险业经营的是风险,而风险是不可能消失的。并且随着科技进步、经济规模扩大和社会结构日益繁杂,风险总量会越来越大,风险类型会越来越多,风险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
她表示,保险业自恢复发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无序扩张、产品同质化、价格战、诋毁同业等“内卷化”竞争等顽疾也一直困扰行业发展。从当前来看,反“内卷”之风、聚“协作”之力,以更稳健的发展、以更强大的实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应当成为行业共识。
她提出保险业未来协作和发展的四大方向:
一是固本强基,推进行业内部协作。通过渠道协作、产品协作、前后台协作、直保再保协作,建立和完善行业层面的包括灾害损失数据、欺诈黑名单、生命表等在内的数据库,做到资源共享,为各保险公司进行精准的风险定价提供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标准化、服务流程等方面面协作,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行业整体形象。
二是风险减量,强化与客户协作。
三是资源整合,深化跨行业协作。
四是安全网构筑,加强与公共部门协作。保险业与政府合作提供巨灾风险保障,推广普惠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共同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孙祁祥表示,总体上,通过行业内部的协作,可以提升保险业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与消费者的协作,可以在实现风险减量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服务的需求。通过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做大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的蛋糕。通过与社会公共部门的协作,可以大幅提升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价值与作用。
排版:罗晓霞
校对:陶谦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