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窗口期!多家地方银行获董监高大手笔增持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22

地方上市银行又掀起一波增持热潮。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1月21日,常熟银行、沪农商行、苏农银行等多家区域性银行迎来董监高(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合力增持。从市场来看,多只地方银行股年内涨幅超20%。

受访专家指出,近期区域银行获股东高管密集增持是估值预测窗口期、银行股市值特征和政策效应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市场利率下行周期,区域性银行已成为吸引增持的低风险优质资产。

高管密集增持

11月20日,常熟银行发布公告称,基于对该行内在价值、未来战略规划及长远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坚信该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常熟银行行长陆鼎昌,副行长张康德、干晴、程鹏飞、倪建峰,董事会秘书唐志锋(下称“增持主体”)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合计增持该行A股股份不少于55万股。

据公告披露,该行行长陆鼎昌目前持股比例占总股本0.0036%,本次拟大手笔增持不低于20万股股份。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地方性银行频获公司董事高管增持。

沪农商行行长汪明等5位高管于2025年11月13日至11月17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普通股股票合计25.91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9.02元至9.08元。据此计算,合计耗资超230万元。

此外,月内还有苏农银行、青岛银行获股东及高管增持。苏农银行行长王亮、副行长费海滨和耿植计划以自有资金自愿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不少于180万元公司A股股份。

齐鲁银行也进一步披露了此前董监高增持情况,截至11月7日,该行此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限过半,增持主体合计增持金额约为315万元,占计划增持金额的90%。

投资价值凸显

在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看来,近期区域银行获股东高管密集增持是估值预测窗口期、银行股市值特征和政策效应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增持发生在年末,因为更容易对银行股进行估值预测。此时全年指标基本确定,银行盈利确定性增强、坏账压力明朗化,加之银行全年贷款额度预计大多在次年初完成集中投放,更容易看清银行估值潜力,年末成为很有价值的增持窗口期。”石烁进一步分析道,“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也提供了支撑。新‘国九条’增强了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监管导向的重要变化为高股息的银行股增持提供了政策支撑。”

市场方面,石烁指出,银行股今年表现强势,呈现出“高增长、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吸引了股东高管密集增持。与年初相比,不少区域银行股价涨幅在20%以上。但是,从市净率上看,目前大部分银行仍处在“破净”状态,区域银行的市净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均未超过1,说明市值被严重低估,且区域银行的股息率多数在4%以上,在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已成为吸引增持的低风险优质资产。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以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银行指数涨幅达到10.93%,多只区域银行股涨幅可观。例如,厦门银行、青岛银行今年以来涨幅分别为27.37%、27.69%,苏农银行和沪农商行分别上涨12.72%和11.14%。

从银行板块来看,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在研报中指出,银行股经营模式和投资逻辑从“顺周期”到“弱周期”:市场强时,银行股短期偏弱;但经济偏平淡期间,银行股高股息持续会具有吸引力。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以及高股息稳健的大型银行、股份行是银行股的两条投资主线。

记者 李若菡

文字编辑 姚惠

版面编辑 孙霄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布局窗口期!多家地方银行获董监高大手笔增持

展开全文

地方上市银行又掀起一波增持热潮。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1月21日,常熟银行、沪农商行、苏农银行等多家区域性银行迎来董监高(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合力增持。从市场来看,多只地方银行股年内涨幅超20%。

受访专家指出,近期区域银行获股东高管密集增持是估值预测窗口期、银行股市值特征和政策效应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市场利率下行周期,区域性银行已成为吸引增持的低风险优质资产。

高管密集增持

11月20日,常熟银行发布公告称,基于对该行内在价值、未来战略规划及长远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坚信该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常熟银行行长陆鼎昌,副行长张康德、干晴、程鹏飞、倪建峰,董事会秘书唐志锋(下称“增持主体”)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合计增持该行A股股份不少于55万股。

据公告披露,该行行长陆鼎昌目前持股比例占总股本0.0036%,本次拟大手笔增持不低于20万股股份。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地方性银行频获公司董事高管增持。

沪农商行行长汪明等5位高管于2025年11月13日至11月17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普通股股票合计25.91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9.02元至9.08元。据此计算,合计耗资超230万元。

此外,月内还有苏农银行、青岛银行获股东及高管增持。苏农银行行长王亮、副行长费海滨和耿植计划以自有资金自愿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不少于180万元公司A股股份。

齐鲁银行也进一步披露了此前董监高增持情况,截至11月7日,该行此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限过半,增持主体合计增持金额约为315万元,占计划增持金额的90%。

投资价值凸显

在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看来,近期区域银行获股东高管密集增持是估值预测窗口期、银行股市值特征和政策效应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增持发生在年末,因为更容易对银行股进行估值预测。此时全年指标基本确定,银行盈利确定性增强、坏账压力明朗化,加之银行全年贷款额度预计大多在次年初完成集中投放,更容易看清银行估值潜力,年末成为很有价值的增持窗口期。”石烁进一步分析道,“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也提供了支撑。新‘国九条’增强了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监管导向的重要变化为高股息的银行股增持提供了政策支撑。”

市场方面,石烁指出,银行股今年表现强势,呈现出“高增长、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吸引了股东高管密集增持。与年初相比,不少区域银行股价涨幅在20%以上。但是,从市净率上看,目前大部分银行仍处在“破净”状态,区域银行的市净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均未超过1,说明市值被严重低估,且区域银行的股息率多数在4%以上,在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已成为吸引增持的低风险优质资产。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以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银行指数涨幅达到10.93%,多只区域银行股涨幅可观。例如,厦门银行、青岛银行今年以来涨幅分别为27.37%、27.69%,苏农银行和沪农商行分别上涨12.72%和11.14%。

从银行板块来看,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在研报中指出,银行股经营模式和投资逻辑从“顺周期”到“弱周期”:市场强时,银行股短期偏弱;但经济偏平淡期间,银行股高股息持续会具有吸引力。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以及高股息稳健的大型银行、股份行是银行股的两条投资主线。

记者 李若菡

文字编辑 姚惠

版面编辑 孙霄

__BASE64_5byA5oi36aKG5Y+W__ __BASE64_JDExMDAw__ __BASE64_6LWg6YeRKw==__ __BASE64_NTA=__ __BASE64_5YWD57qi5YyF__